MacOS 新手上路
家里唯一一台 Windows 笔记本服役已经超过十年,还是决定在海鲜市场出掉了,这样才能把基本闲置的 Mac mini 4 给用起来,过程中碰到不少问题,找个地方记录下。
鼠标键盘
因为日常工作还是基于 Windows 环境,所以实在没法接受在两种鼠标键盘操作习惯中来回切换。
-
Ctrl 和 Command 按键的对调。
具体位置:系统设置 -> 键盘 -> 键盘快捷键 -> 修饰键 -> 选择键盘,然后把 Ctrl 和 Command 的作用分别改为对方就好了,这个是在这里学到的。
同时带来一个后果,本来还算顺手的 Command + Tab 也得改到左边用 Ctrl + Tab 了,两害相权取其轻吧。
-
鼠标的滚动方向。
具体位置:系统设置 -> 鼠标 -> 自然滚动,取消掉就好了。
文件办公
-
免费的 WPS Office 就足够了,不需要微软的 Office 套件。
-
压缩文件的处理,7z 似乎没有 Mac 版,没找到合适的替代软件,但无意中发现 WPS 居然还支持 .rar 等压缩文件的解压,令人欣喜的不务正业。
后来发现有个叫 Keka 的软件口碑不错,其官网上直接可下载,不一定要去 App Store 下载付费版本。
-
从终端直接运行
code来启动 VS Code,需要先在 VS Code 里执行:Shell Command: Install ‘code’ command in PATH,这个是从这里学到的。 -
中断终端里的程序执行,
Command + .。 -
网络文件共享,主要用来在家里电视上访问电脑里的视频文件。
具体位置:系统设置 -> 通用 -> 共享 -> 文件共享,可以按需添加想要共享的文件夹。
需要注意在同一个地方的“选项”里,针对“Windows文件共享”进行设置。
然后因为我的 Mac mini 是外接了一个移动硬盘,网络共享里默认是看不到上面的共享文件夹的,需要在“系统设置 -> 隐私与安全性 -> 完全磁盘访问权限”中允许
smbd,这个是从这里学到的。 -
浏览文件夹下的照片,相比 Windows 上用自带的软件都挺方便,Mac 上目前有两个方法,但也只能算是勉强可用吧:
- 选中所有想要浏览的照片,双击,就可以在“预览”应用中浏览了。不那么方便,但要同时查看 EXIF 信息的话似乎只能这么操作。
- 在任意一张照片上按住空格键别松开,就可以同时用方向键进行浏览了。有点费手,但还算方便,只是又看不了 EXIF 信息了。附带的好处是不止能浏览照片,文档也是可以的!另外感觉这个操作方式就是个 hack,如果是在网格显示方式下,都没法顺序浏览,只能左右来回移,所谓所移即所见。。。
还没搞定的问题
-
外接硬盘的文件系统格式
默认用了 exFat,但会有一个问题是在比如 VS Code 下,编辑任何文件都会生成
._开头的文件,据说也不是备份文件。考虑下要不要换成 APFS,还不确定 Windows 的可操作性怎么样。 -
GitHub 访问不畅
之前在 Windows 下一直用的 fastgithub 不好使了,运行就报错,暂时没找到解决方法。
游戏娱乐
-
之前在 Windows 下用的 qBittorrent 也有 Mac 版,继续用就好了。
-
一直在 Mac 上使用的 IINA,最近才发现不支持 Dolby Vision,后面得注意下,另外也在这里学习到一招,直接在 IINA 里调节色调也能将就看,但因为是个全局的设定,感觉也不够好用。
-
MTP 传输,先是装了 Commander One,结果没几天发现收费版本才能用到相关的功能,只好先装 Homebrew(参照这里用下面的命令安装的,也设置了国内的源),再安装里面的 Android 文件传输(
brew install --cask android-file-transfer)。/bin/zsh -c "$(curl -fsSL https://gitee.com/cunkai/HomebrewCN/raw/master/Homebrew.sh)"